我國廢舊電腦問題日益嚴重,廢舊電腦合理合法回收刻不容緩,電腦廠商因為成本原因不肯回收,而回收公司和流動攤販卻成為廢舊電腦的主力軍。根據數據顯示,中國每年電腦的淘汰量達2000萬臺以上。由于電腦產品更新換代相當快,一臺電腦平均的壽命約為1~2年左右,未來的10年間,電腦的增量將在25%~30%左右,因此,在未來,國內有待處理的廢舊電腦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。
從2006年開始,戴爾就在國內推出廣州電腦回收服務,聯想、惠普等全球pc巨頭亦緊隨其后。然而,經過近三年的發展,以企業為主導的電腦收回計劃卻發展緩慢,知道并真正將廢舊電腦拿到廠商回收服務點的國內消費者少之又少。另一方面,各大pc廠商盡管呼吁環保節能,但主要的著力點還是在產品上,而電腦回收這部分卻談得不多。 從環境的危害看,廢舊電腦的組成中,只有顯示器和線路板,回收處置需要較高的工藝,回收不當將造成環境污染。但由于銅、、鋼鐵、塑料等占計算機的90%。這些材料的回收,如果是以手工方式拆解和分揀,不涉及化學過程,不僅對環境不造成污染,而且資源回收率較高。 電腦更新速度如此之快,廢舊電腦回收也是迫在眉睫,很多消費者都呼吁盡快完善,廢舊電腦回收這個問題。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已制定了與電子垃圾相關的法律和法規。法規主要強調生產廠家的責任,要求生產廠家承擔電子廢棄物的回收利用責任。近年,歐盟提出“延伸生產責任”制度,確定了未來電子廢棄物的個人回收目標和廠商再生利用目標,公布幾種法律上禁用的材料。該制度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在解決電子廢棄物問題的借鑒。也希望我國能盡快落實這個工作。 大多的廢舊電腦都流向了南方某些職業拆解村落,無用的廢料隨意掩埋處理,對當地環境造成嚴重影響,國家不出臺政策強制電腦商家回收,禁止私人隨意處理拆解,目前的局面依然難解。 |